1 干法鈣基固定床和煙氣循環流化床技術治理 SO2排放的技術路線
1.1 源頭控制有利于后續SO2排放治理
采用源頭燃燒及固硫技術,可以大大減少SO2等的排放強度。燒結磚瓦企業應優先選擇清潔高效能源及環保經濟的污染物治理消耗品,優先選用污染物產生
量低的生產系統、焙燒窯爐、燃燒及固硫、脫氮技術,加強燃料管理與配比,加強源頭燃燒及固硫脫氮技術的應用,建立精準高效的運行管理機制,才能保證污染物治理設備在設計條件下有效運行,減少污染物的總產生量,也有利于干法鈣基固定床等技術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的深度治理成效穩定。
1.2 干法鈣基固定床技術治理SO2排放的技術路線
干法鈣基固定床也可稱為間歇式移動床,因其盛裝的脫硫或脫硝藥劑通常為間歇給料或換料,藥劑在床內是可以因放料移動而得名。干法鈣基固定床技術可以使用模塊化罐體,無須改造原產生污染物的生產系統、鍋爐系統和余熱利用系統。干法固定床的外形緊湊,內部結構相對簡單。為克服整個塔身填充顆粒狀吸收劑,致使煙氣流動阻力較大且更換藥劑時會產生過量更換或更換不徹底現象的弊端,大大增加煙氣與顆粒狀藥劑的吸收反應速率, 現在常用的固定床內部結構多采用分區域盛裝脫硫劑或階梯分布式盛裝脫硫劑的固定床。為更好地實現工業化生產,針對相同或相似風量、污染物濃度的情形,這種結構可以制成幾個規范的模塊。模塊化組裝時,可以將脫硫模塊、脫硝模塊等組合起來,加快了安裝投用的速度,極大加快了工程施工速度。
1.3 煙氣循環流化床治理SO2排放的技術路線
在確保脫硫藥劑脫硫效率穩定保持不低于90%的基礎上,也可以根據企業情況考慮使用煙氣流化床,將粉狀脫硫藥劑噴入適宜的反應段,或在煙氣排氣筒適宜段(通常為高溫段)噴入或加入。這樣可以大大強化藥劑與煙氣中污染物的直接接觸,避免再次將干法脫硫劑進行成型造粒,客觀上降低了藥劑的制作成本。
2 干法鈣基固定床和煙氣循環流化床技術治理
SO2排放控制系統的設計
2.1 干法鈣基固定床技術治理
SO2排放控制系統的設計
2.1.1
干法鈣基固定床脫硫流程干法鈣基固定床脫硫系統工藝流程短,只有一個系統,不用水,故不產生廢水及設備腐蝕,幾乎無運動部件,故不易出故障。脫硫效果穩定并容易調節,對于煙氣溫度不太敏感,對于瞬間硫氧化物增大也不太敏感。如果選擇適宜的脫硫劑,還可以確保脫硫效率穩定在超低排放水平。如果與自動濃度監測裝置相匹配,在監測裝置上設置合理的預警限,并與合理的固定床結構相協調,還具有升級為全自動智能化加藥的潛力。具體結構示意參照圖1所示。
2.1.2 干法鈣基固定床脫硫系統的結構設計
干法鈣基固定床脫硫系統通常包括吸收塔系統和脫硫除塵器等。固定床吸收塔脫硫系統應為長程高效反應塔,通常設置煙氣入口、氣室、導流設計、料倉、卸料閥、加料口、煙氣出口等部分,吸收塔入口前應設置煙氣整流裝置。設計時要能保證煙氣在吸收塔內的停留時間達5s以上.
2.2 煙氣循環流化床技術治理SO2排放控制系統的設計
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流程可參照 HJ/T178-2018《煙氣循環流化床法脫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其控制系統通常也包括吸收塔系統、吸收劑制備系統和脫硫
除塵器等。煙氣循環流化床吸收塔宜為多段長程高效反應塔,吸收塔入口前應設置煙氣整流裝置。設計時要能保證煙氣在吸收塔內的停留時間達 5s 以上,相應的設計要求可按照國家標準《燒結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治理設施工程技術規范》實施。
3 干法鈣基固定床和煙氣循環流化床技術脫硫效率
3.1 煙氣出口低溫條件下,干法鈣基固定床技術脫硫效率可達到90%以上在干法鈣基固定床脫硫試驗中,不同溫度下的脫硫效果有所不同。該技術在不同的溫度范圍均有良好的脫除效果,即使溫度為 0℃時,其脫除效率亦在 80%以上,隨溫度上升而脫硫效率有上升的趨勢,各溫度下脫硫效率很容易達到90%
及以上。